您当前的位置:人民监督网 ->首页 首 页繁體中文
人民监督网文章资讯关注中国 退出登录 用户管理
栏目导航
热门文章
  • ››江西省高级法院副院长郭...
  • ››山西省长不好当 孟学农真...
  • ››中央将接访上升为“规定...
  • ››SARS+溃坝 孟学农五年两...
  • ››媒体称网络舆论成中国政...
  • ››淳安县移山填湖大肆破坏...
  • ››河南老村长阻止耕地违规...
  • ››史上最背的高官——孟学...
  • ››九月中国问责风暴:19名...
  • ››纪委书记为啥住三年总统...
  • ››房产局长抽天价烟续:网...
  • ››让问责成为失职官员的制...
  • ››新闻"内参"与...
  • ››北京“豪宅”奥东18号降...
  • ››胥敬祥冤狱案申请国家赔...
  • ››北京开发商雇人扮演抢购...
  • ››公开惩处涉腐贪官显示中...
  • ››吉林四平市政府违法会议...
  • ››中纪委调整最高法院等多...
  • ››杨俊泽律师就冷国权贩毒...
  • ››四川理工学院出怪事!统...
  • ››张鸣:领导一怒狗掉魂
  • ››浙江湖州女副市长倪玲妹...
  • ››解密丹东市公安滥施酷刑...
  • ››陕西子长县政协常委出资...
  • ››人民监督网特稿:人民公...
  • ››贵州晴隆县一煤矿透水 6...
  • ››浙江千岛湖旅游风景区成...
  • ››法航失踪客机上有辽宁副...
  • ››最高法副院长:中国公民...
  • ››中国电信网络19日晚大范...
  • ››郑州拟出台规定 民告官案...
  • ››江西萍乡、广东深圳两地...
  • ››西门子搞腐败向中国官员...
  • ››住建部专家称公务员住房...
  • ››中央要求县长及书记每月...
  • ››记者称在湖南遭城管殴打...
  • ››党刊称突发事件越捂越炸...
  • ››地图上已搬迁的村落仍在...
  • ››把网络当成一种争取权利...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››50部门今年三公经费预...
  • 50部门今年三公经费预算超去年 规模无判断标准
    作者:佚名  来源:环球网  发布时间:2011-08-07 10:12:52  

  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

    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公示乡财政每月的公务开支明细,大到公款招待,小到购买纸杯,被网友称为“裸晒第一乡”。白庙乡详细具体地公开“三公”,至今已坚持了1年零7个月。

      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公示乡财政每月的公务开支明细,大到公款招待,小到购买纸杯,被网友称为“裸晒第一乡”。白庙乡详细具体地公开“三公”,至今已坚持了1年零7个月。  

      94个中央部门首次公开94亿元三公经费 

      虽是一笔糊涂账 但透露出不少信息 

      备受关注的中央部门“三公”经费,在舆论高度关注和公众热切期盼中,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。 

      距国务院所要求的中央部门6月底公开“三公经费”的时限已然过去一个多月,然而截至昨天,依旧有少数几个部门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未能按期披露相关“三公经费”开支。 

      即便是已慷慨公布数据的部门,其账单也“粗细不一”,庞大的数据包围下的纳税人如同雾里看花,累计高达94亿元的经费开支仍多是一笔看不清的“糊涂账”。 

      统计显示,截至昨天,共计94个部门已公开“三公经费”,仍有外交部、国务院侨务办、国务院港澳事务办等部门尚未公开“三公经费”。 

      关键词 公布时间 

      选在周末公布,是为躲避公众关注? 

      让人民知道 

      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 

      这94家中央部门公布了2010年财政拨款开支的“三公”经费支出决算(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)和2011年预算(由政府编制、经立法机关审批、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)情况。 

      所谓“三公”经费,是指中央行政单位(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)、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(境)费、车辆购置及运行费、公务接待费。 

      今年“两会”期间,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,要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,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,办了什么事,并提出“三公”经费原则上零增长。 

      6月30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批准了2010年中央决算。之后,财政部首次公布了中央有关部门“三公”经费的总数目: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、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财政拨款开支的“三公”经费支出合计94.7亿元,其中出国(境)经费17.73亿元,车辆购置及运行费61.69亿元,公务接待费15.28亿元;中央行政单位(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)履行行政管理职责、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887.1亿元。 

      7月6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要求,要大力推进预算决算公开,扩大公开范围,细化公开内容,特别是对“三公”经费支出等公众高度关注的内容要公开得更详细。 

      随后,中央有关部门“三公”经费公开的步伐逐渐加快。 

      关键词 “三公”决算 

      “三公”费用规模是大还是小,支出是高还是低,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评判。 

      94个中央部门中,12个部门去年“三公”决算超过1亿元。其中国税总局最高,达21.66亿元,占财政部此前汇总所有中央部门“三公”经费的22%。今年国税总局“三公”预算为21.38亿元,仍是目前“三公”经费最多的部门。 

      海关总署去年“三公”决算5.03亿元,名列第二,它的解释与国税总局类似。 

      另外10个为:国家质检总局、中科院、银监会、农业部、中国气象局、公安部、体育总局、水利部、国家统计局、交通运输部等。 

      国税总局和海关总署解释,“三公”经费庞大的主要原因是海关、国税系统实行垂直管理,人员和分支机构多造成的。海关系统九成经费用在了“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”上,这些车辆大部分为执法执勤用车;国税总局的“账单”包括了总局以及省、市、县、乡五级机构,预算单位多达3567个。 

      2010年“三公”经费决算总额最少的是国家信访局,为98.25万元;其次是国务院扶贫办,为144.94万元;中国红十字会排最少第三,152万元。 

      统计表明,去年“三公”经费占该部门整个财政支出的比例悬殊:中国对外友协占25%,而教育部只占0.04%。 

      受到公众肯定的是“三公”经费下降较多的部门。其中,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以降幅最高荣登“榜首”:2010年,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“三公”经费决算为678.14万元,2011年预算为592万元,总预算减少86万元,降幅达12%。公安部2010年“三公经费”财政拨款支出18136.48万元,2011年预算为16865.24万元,比上年减少1280万元,降幅达7%。 

      专家认为,因为我国预算科目设计不太合理,预算体制存在着缺陷,而且财政不透明,“三公”经费有转移到其他项目的可能。各部门“三公”经费统计口径不一样,让外界监督也就无从谈起。 

     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,各部门的人员数量不同,工作职能也不同,“三公”费用规模是大还是小,支出是高还是低,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评判。 

      已公布“三公”的94家中央部门去年“三公”决算总额为65亿多元。其中,因公出国(境))共10.8亿元、公车购置与维护为39.8亿元、公务接待共14.4亿元,三项所占比例是17%、61%和22%。 

      体育总局出国费最高 去年,因公出国(境)费用最多的是国家体育总局,为1.54亿元;随后是中国科学院1.13亿元,商务部5798.39万元。出国(境)费用总数最少的三位是:国家信访局8.99万元,国家扶贫办55.69万元,中央国家机关工委56.79万元。 

      去年出国(境)费用占本部门“三公”经费的比例最高的是商务部,约占94%;体育总局占92%、国家能源局占88%列第二、三位。比例最小的国税总局,为0.66%,随后是: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占1.8%、海关总署占2%。 

      国家信访局增幅最大 今年预算中,因公出国(境)费预算比去年决算增幅最大的是国家信访局,今年是39.47万元,是去年8.99万元决算的4.4倍。其次是国家电监会,为181.61万元,是去年70.04万元决算的2.6倍;海关总署出国(境)费今年预算是去年该项决算的2.4倍。 

      海关总署解释,我国贸易摩擦形势趋于复杂,中国海关更加深入地参与了国际海关事务,出国(境)参与国际会议和谈判等已经成为海关对外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。 

      经统计,今年出国预算都比去年决算增长20%以上单位有11个,除国家信访局、国家电监会外,还有中国残联、全国工商联、国家林业局、中国证监会等。 

      今年出国(境)费用预算消减幅度最大的是国资委,消减幅度近一半。随后是:国务院三峡办减少44%、中国侨联减少37%。 

      全国社保基金会“三公”八成是出国 “中科院出国(境)费多是为了考察高科技,商务部出国(境)费多是为了谈生意,国家计生委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并不需要经常出国,花那么多钱出国做什么?”国家计生委去年的出国(境)费决算为470.54万元,占其“三公”支出一半。为此,同国家计生委一样的中国“特色”的部门的天价出国费用,备受公众质疑。 

      全国社保基金会去年出国费为538.13万元,占“三公”的近80%;国家电监会今年出国费用预算比去年决算增长近60%。 

      叶青说,在某些中央部门中,出国已不是当做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途径,而是当做一种待遇和福利,“一般来说,官员的级别越高,这种出国的待遇就越大”。 

      提起“三公”经费公开,人们把最初的关注投向科技部。今年4月14日,科技部公布了2011年“三公”经费预算总数,这是第一个公布“三公”经费的中央部门。 

      7月1日,财政部公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天前通过的201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,首次披露了中央单位去年的“三公”经费支出的总额为94.7亿元。按照国务院要求,中央各部门负责公开本部门的“三公”经费。 

      从公布时间来看,中国工程院于7月6日率先公开,两天后是7月的第二个周五,迎来第一个晒“三公”的“小高峰”,共有12家中央部门公布“三公”经费。其中,中科院、中国社科院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在下午4时以后公布。随后,18家单位选择在以后的三个周五公布。铁道部、中国地震局等8部门选择周末公布。中国气象局、中国红十字等单位,选择在晚上公布。 

      此外,少数部门公布的“三公”不是放在官网主页,有的则“隐藏”在偏僻位置。长期关注三公经费的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统计局局长叶青认为,选则在周五、周末发布和隐藏等做法,是为了躲避公众关注,“因为关注度小,‘挨骂’也就少”。 

      还未公布“三公”的部门中,国侨办综合处张姓负责人说,“三公”数据“正在按程序报批”;外交部综合处工作人员称,外交部比较特殊,有些信息涉密,目前正在对信息进行分析,具体时间未定。 

      关键词 公费出国 

      专家:在某些中央部门中,出国已不是当做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途径,而是当做一种待遇和福利。 

      关键词 公务用车 公车费用占“三公”六成 专家:这说明17年公车改革成效甚微 

      7部门去年公车费用过亿 去年公车费用决算中,7个部门公车费用过亿,19家单位公务接待费超千万;11个部门今年出国费用预算高于去年决算的20%,10个部门今年公务接待费预算比去年决算增50%以上。 

      去年公车花销最多的是国税总局,达14.9亿元;海关总署为4.58亿元、国家质检总局为2.8亿元,排第二、三位。此外,中国银监会、中国气象局、农业部、公安部的公车费用都超过1亿元。公车费用最少的是红十字会,为30万元,随后是:国家能源局35.28万元、宋庆龄基金会38.18万元。 

      无论是去年决算和今年预算,公车购置和维护费用这项支出占“三公”支出的60%以上。 

      去年公车费用占本部门“三公”比例最高的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高达97%;其次是海关总署所占91%,国家电监会排第三,占85%,。而所占比例最小的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,占2.6%,其次是国家能源局占3.9%、再次是商务部,占4.3%。 

      海关总署对公车费用比例高的解释是,海关实行垂直管理,下辖机构多,监管区域大,大多机构设在沿海、沿边等边境地区,点多、线长、面广。同时,海关承担着税收征管、贸易监管、打击走私等任务,车辆大部分为执法执勤用车,不同于一般公务用车。 

      大都没有公布所养公车数量和购置新车的数量 今年公车费预算中,比去年决算增幅最大的是国家信访局,为108.78万元,比去年决算72.53万元增加了50%;后面依次是:中国记协增长45%、国家能源局增长44%、中国红十字会增长37%。而中国保监会今年该项预算比去年决算消减幅度最大,下降幅度达43%;消减比例第二、三的单位是: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减少41%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减少38%。 

      有专家认为,公务车的费用占有如此高的比例,说明17年来的公车改革成效甚微。并且,已公布“三公”经费的部门中,大多没有公布所养公车数量和购置新车的数量。审计署去年公车花费1114万元,共养206辆车,平均每辆车运行维护费5.41万元。国家统计局公布去年公车2462辆,花费7190.54万元,平均每辆车运行维护费2.9万元。两部门年均每年公车成本差距悬殊。 

      叶青认为,一些中央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大幅增加,有的解释为车辆到了报废期,对于报废车,中央部门应该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,报废车使用了多少年,按规定多少年后才达到报废的标准,应该告知公众。 

      关键词 公务接待 

      一些部门接待费少得出奇 专家分析存在数据“转移” 

      去年公务接待费用决算中,国税总局以6.66亿元、国家质检总局1.12亿元、中科院近1亿元,名列前三。南都记者统计,此项费用超过1000万元的共19家。榜单后三位分别为: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5.84万元、中央国家机关工委9.74万元、中国红十字会15万元。 

      国家文物局预算增幅最大 公务接待费占本部门“三公”经费的比例最高的是中国对外友协,占65%;其次是宋庆龄基金会占64%,第三是中国记协占54%。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该项所占比例最小,为1.2%,随后是:商务部占1.8%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占1.9%。 

      今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中,国家文物局的预算比去年决算增长幅度最大:今年为151.85万元,比去年决算的48.32万元多103.53万元,增长214%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增长208%、新闻出版总署增长131%名列第二、三位。此外,增幅在50%以上的还有:体育总局、宋庆龄基金会、国家能源局、工信部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、国家外汇管理局等7家单位。 

      中国红十字会预算下降八成 中国红十字会今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仅3万元,与去年15万元决算相比,减少12万元,下降80%,为该项下降幅度最大的部门。后两位是:国家测绘局减少50%、住建部今年公务接待费为13.95万元,与去年决算相比,减少了46%。 

      叶青说,对住建部来说,今年公务接待费预算13.95万元,“肯定不够”,“不然,住建部就可以称得上‘中国最廉洁的部门’了”。 

     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2011年公务招待费预算仅3万元,许多网友则认为“后面少了一串0”,“3万元只够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三顿天价餐费”。叶青认为,公务接待费很可能是被隐藏了,因为公务招待费的空间和灵活性比较大,在实际情况中,很可能会被转移到“会议费”等其他项里。叶青建议,在今后修改《预算法》时,要明确规定公务接待费的范围和内容。 

     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说,因为公布的“三公”数据是“大数据”,我国预算体制存在着缺陷,“三公”经费也有转移到其他项目的可能。叶青认为,各部门“三公”经费统计口径不一样,让外界监督也就无从谈起。 

      通过43个可查的“去年财政拨款决算总额”数据中发现,去年本部门“三公”经费决算占整个支出的决算比例相差悬殊:中国对外友协占25%,教育部占0.04%,铁道部占0.05%。该比例不到1%的部门达13个。 

      关键词 “三公”预算 

      50单位今年预算超去年 国家信访局增幅近七成 

      国务院明确要求中央部门今年缩减“三公”经费。在已经公布“三公”经费的部门中,大部分称今年“三公”预算与去年预算相比是零增长。而叶青认为,去年“三公”决算是实际支出额,今年“三公”预算与去年“三公”决算相比,更有可比性。 

      93个中央部门的2011年“三公”预算总额63.7亿元,比去年决算少近1.3亿元其中,公车预算减少1.24亿元,公务接待比去年减少329万元,出国(境)比去年少276万元。 

      据统计,有50个单位今年“三公”预算高于去年决算。去年“三公”决算总额最少的国家信访局,今年预算比去年决算的增幅最高达68%。 

      国家信访局今年“三公预算”突破几个之最:出国(境)费预算是去年决算的4.4倍;公车费预算比去年决算多一半。国家信访局解释,去年为响应国务院压缩“三公”经费要求,通过压缩出国团组等方式压缩“三公”经费,去年“三公”决算比预算少支出69.42万元。 

      今年国家信访局“三公”预算比去年决算增加67.2万元,有网友呼吁国家信访局“今年要继续响应国务院压缩三公经费的号召”。 

      此外,今年预算比去年决算增幅第二、三位的是宋庆龄基金会增长46%,中国残联增长22%。 

      贾康认为,总体上看,除个别部门2011年“三公”支出小幅增加外,大多数部门的“三公”经费支出基本上与上年持平或有所下降。 

      这一点,从中央本级的“三公”经费总数上也可以得到印证。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0年中央本级“三公”经费决算支出为94.7亿元,而2011年中央本级“三公”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94.28亿元,比上年决算数减少了4200万元。应该说,这两年中央财政大力压缩政府部门行政经费,特别是“三公”经费“零增长”的要求,还是落到了实处。 

      数据过于简略,纳税人看不明白 如何看懂“三公”这本神秘厚账 

      看看香港是怎么做的 

      对于中央部门公开“三公”经费,社会上有叫好声,也有质疑声。特别是一些部门公开的数据过于简略,缺乏相应的解释与说明,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百姓很难看得懂、看得清。 

      人们难免会打这样的问号:“为什么这些部门不能公布得更具体、更详细些?如果连看都看不懂,怎么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?” 

      专家认为,对于公众的质疑,政府部门理应做出回应,说明情况。只有告诉老百姓钱究竟是怎么花的,并让老百姓参与到监督中,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,确保纳税人的钱不乱花、不白花。 

      “三公”该怎么公开 

      要具体到职位到个人 

      面对中央各部门“晒”出的从不足百万到超过21亿元的“三公”账单,面对或简单不过几行字,或洋洋几千字的情况说明,庞大数据包围下的纳税人,亦是雾里看花。 

      “要让老百姓看得明白,满足其知情权,行使其监督权,不是公布几组数据、写一些说明那么简单。”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,首先要对“三公”项目和科目,给出明确定义和具体解释。 

      比如,“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”,要细化出公车购置、维修、运行等分项经费,包括有多少车辆、多少司机、公车用途等。 

      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教授安体富说:“的确,公开‘三公’支出不能光有一个总数,甚至有的要具体到人。”比如招待费,都招待了谁?比如,因公出国来说,应该公开有哪些项目、多少人、花了多少钱等等。 

      安体富同时指出,“三公”支出的范畴,也有待明确。比如,公车消费,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,司机工资到底应不应该包括进去,科目之间的交叉是否都能反映出来,科研经费中招待费、出国费用等这些是否算“三公”经费等。 

      国外一些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公开得非常详细,财政报表会具体到以月为单位发布,仅伦敦市政府2010年11月的预算报表就有50多页,并附有清晰的目录,哪个职位、哪些工作花了多少钱都能清楚地查到。 

      要看得出钱是怎么花的 

      “公开还需更透明。”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看来,公众盼望政府部门在公布“三公”经费的时候,能够将各项支出数额、用途、原因都标注清楚,做到小葱拌豆腐,一青二白。在这一点上,大致认为合格的只有审计署账单和财务部账单。 

      审计署对公务用车情况的说明较为具体,标出了每笔支出的用途,更将出国(境)费用具体到人,公车费用具体到辆。 

      如购车4辆,花费115万元,公务用车206辆,平均每车运行维护花费5万余元。在因公出境费用一项上,去年共开销617万元,全年共安排因公出境团组69个、368人次,其中部级领导团组10个共60人次。 

      财政部账单在“因公出国(境)费预算”方面,特别说明了实际支出增加的三大原因,体现了回应公众质疑的意识。令人遗憾的是,这样的合格答卷只有两张。 

      除此以外,没有一个部委的账目,可以看得出具体的消费行为,或者哪一笔消费是“应该”的和“不应该”的。 

      要能评判开销是否合理 

      “公布‘三公’是为了让公众能够监督政府的财政支出。然而,相当多的部门公布的‘三公’,是将不同的经费加起来,这些开销是否合理,让公众无从评判。”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马国贤说。 

      马国贤指出,而另一方面,单独解读某一数额支出,是无意义的。因为,中央各部委的职能不同,人员编制不同,因而即使招待费,也很难按人均标准评价。 

      比如,财政部除管理中央预算外,还承担着全国职能和代理世界银行、亚洲银行贷款管理等事项,对外活动比较频繁,公务招待费和出国(境)经费可能高一些,当然这不等于没有浪费。但如果要说清有多少浪费是困难的。 

      马国贤说:“我主张通过连续跟踪,评价各部门的经费是否比上年有所节约,可能比横向比较更重要。” 

      怎么评判经费的高低 

      不能单纯看绝对数字,标准是绩效 

      从已经公开的去年“三公”经费决算数字看,各部门数额高低不等、差距甚大。低的如国家信访局的98.25万元,高的如国家税务总局(含国税系统)的21.6亿多元,应当怎么评判“三公”经费的高低? 

      “看待这个问题要理性,不能单纯看绝对数字,因部门职能和性质不同。评价‘三公’高低的标准是绩效,关键是用尽可能少的钱把该办的事办好。”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说。 

      没经过独立审计,可信度是有问题的 

      有人质疑,那些“三公”经费项目开支很低的部门,可能是将“三公”经费转移和隐藏到其他支出项目中去了? 

      对此,中央财经大学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说,其实很多人这么去设想,我们只能说“有这样的动机”。数 

      据在中国是一个老问题,我国的预算科目本来就设计得不太合理,很多数据放在这个科目也行,放到另一个科目也行,当然就可以转移了。 

      王雍君说,“三公”公开关键必须有一个程序审计,没有经过一个独立的审计,“三公”经费数据的可信度是有问题的。 

      此外,政府的财务报告制度应该建立起来,财务报告经过独立的审计批准,才能公开。这都是很基本的东西,今后必须得走这一步。 

      信息越详细,质疑就会越少 

      信息越详细,质疑就会越少。专家建议,为了便于公众理解,在公布“三公”经费时应介绍本部门工作性质和具体事项。将各项支出数额、用途、原因都标注清楚。 

      比如,国家人口和计生委,因公出国费用比例高,2010年的支出和2011年的预算均超过“三公”总额的五成,而引起广大网友的质疑。 

      然而,对于这些纳税人难以理解的支出,国家人口和计生委一直未作出解释。 

      “公开还需更透明。”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说,在这一点上,财政部被认为是做得最好的中央部门。 

      财政部2011年“三公”预算,要比2010年“三公”支出多出580.53万元,增长近14%,多出的项目是因公出国(境)费。 

      如果按照此前国务院要求各部门压缩“三公”经费的要求,财政部的这份2011年预算“答卷”或许难称满意。 

      但财政部将增幅最大的一项预算,作了详细说明,由于公开得详细,尽可能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,也就赢得公众的掌声。 

      在财政部之前,审计署公布的“三公”经费情况也被认为是“三公”经费公开的标杆。原因之一在于,除公布了2010年决算和2011年预算外,审计署还公布了2010年的预算。 

      “多一年数据就多一份参考,公众就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。”中国政法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翟校义说。


    Tags:

    [] [返回上一页] [打 印] [收 藏]
   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:
        请你记住,无论你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哪个角落,强大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随时都是你坚强的后盾,请你记住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。
        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: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,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,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、法律权威、法律效力,具有根本性、全局性、稳定性、长期性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,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。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,都必须予以追究。
     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第五条规定:一切法律、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。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,必须予以追究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。
     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第二十七条规定: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,接受人民的监督。
     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第三十五条规定: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、出版的自由。
     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第四十一条规定: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,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。

        
     
    ∷相关文章评论∷    (欢迎对相关文章予以评论,评论内容只代表网民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请勿使用以下字符[';%]
       评论摘要(共 0 条,得分 0 分,平均 0 分) 查看完整评论

    用户名: 查看更多评论

    分 值: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

    内 容:

             通知管理员 验证码:


    联系我们 - 本网简介 - 证件查验 - 用户中心

    主管:人民监督网新闻出版传媒集团

    (浏览本网主页,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