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省电器工程学校到该省金寨县吴湾等四个村对农民进行“阳光工程培训”,结果4次培训4次缩水。省阳光培训工程办公室考核组分别进行4次验收,竟4次通过。(据近日央视“焦点访谈”)
可是,对“阳光培训工程”的考核,却没有通过央视焦点访谈的“考核”。并不是央视加大了难度,记者只是直接找到接受培训的村民了解到真实情况,对统计表关键数据的涂改进行了询问和查证。由此想到,社会中的各种验收考核,是否经得起类似的聚焦和访谈?一条法律、一个政策,怎样克服执行中变形走样?
从吴湾村民培训缩水来看,担任培训的机构如何争取到这个项目不得而知,是计划分配当然不可取,是投机取巧获得就更应该反思。没有开展培训,表格就填好了。填表是两天,实际只培训半天。听说央视采访,就把2天改为3天。然而,验收考核机构的人公然说这个学校的培训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。他们一听汇报二看资料三进行电话抽查,居然都能打90几分。明明经过涂改的表格,“现场档案”居然打了满分。如果说学校给阳光培训工程蒙了羞,那么,省阳光培训工程办公室就给考核验收蒙了羞。如果说学校以培训之名落下了政府的大笔经费,那么考核疑似“友情操作”,有必要澄清是不是也分到了一杯羹。
是真考还是假考,是应景还是负责,这样简单明了的问题不解决,就是有再好的方案、再严密的流程、再全面的表格、再高的考核规格也白搭。借考核抓权扩权获取额外利益,考核结果上司是不是当真,这些顾忌和私心都会扩大对业绩水分与成果作假的容忍度。如果碰到被考核单位的“公关”和“接轨”,同流合污也不稀奇。
让考核为失色的工作包装,远不止这一项阳光培训工程。之所以食品安全警报频发,素质教育举步维艰,恶性事故屡禁不止,都与考核、巡视、验收走过场不无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