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人民监督网 ->首页 首 页繁體中文
人民监督网文章资讯名家论谈 退出登录 用户管理
栏目导航
热门文章
  • ››李大同:杨佳案的悖论
  • ››何兵教授:人大代表何处...
  • ››贺卫方:司法改革的困境...
  • ››贺卫方教授:法治是整个...
  • ››江渚上:司法越职业化 ...
  • ››王四新教授:网络作为观...
  • ››熊培云:让监督权力告别...
  • ››何兵教授:西丰县委书记...
  • ››贺卫方:抵疆两日感怀并...
  • ››何兵:请领导们认真作报...
  • ››贺卫方教授:不走回头路...
  • ››王四新教授:新闻要不要...
  • ››贺卫方:司法神秘化该如何...
  • ››贺卫方:谁来给聂树斌们...
  • ››展江:CCTV和《新闻联播...
  • ››茅于轼:大家骂开发商不...
  • ›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展...
  • ››与其社会分红、发钱发券...
  • ››张鸣:驻京办是旧体制遗...
  • ››展江:舆论监督在中国的...
  • ››展江教授:重大灾祸考验...
  • ››贺卫方:时代的法学教师...
  • ››鄢烈山:从于幼军的博士...
  • ››刘少奇之子刘源谈党内民...
  • ››于建嵘:刚性稳定 中国社...
  • ››展江:王克勤的清贫、命...
  • ››贺卫方教授:身在石河子...
  • ››“省管县”的好处与难处...
  • ››熊培云:民间是个好东西...
  • ››何兵:网络实名制违反法...
  • ››杨耕身:能否公开于幼军...
  • ››周泽:敦促宁夏律协会长...
  • ››何家弘:有些官员为了部...
  • ››李绍章:范跑跑“临震脱...
  • ››阚敬侠:阳光政府是依法...
  • ››贺卫方:朱瑞峰不交出视...
  • ››赵红霞的“床上功夫”闯...
  • ››贺卫方:网络公开信的法...
  • ››李承鹏:CCTV你再没资格...
  • ››人民网评:薄熙来雷政富...
  • 相关文章
  • ››于建嵘教授常年接待上...
  • ››于建嵘教授:曾经的苦...
  • 于建嵘教授:曾经的苦难是我的起点
    作者:记者 郭之恩 王春霞  来源:学习博览  发布时间:2008-04-29 16:51:53  

  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

      答:一个人研究什么问题,与他的生活经历是有关系的。我小时候当了八年的“黑人”,你们知道“黑人”是什么意思吗?就是没有户口。这是我做这个研究最大的原因。

      我父亲曾是游击队员,后来在当地做了干部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被打成土匪,赶到了农村。农民把我们的棉被都偷走了,那是冬天,就是要赶我们走。我们又回到城里,我流浪了八年!那个时候,没有户口,就没有粮票和布票,学也上不了,别说家里没钱,有钱也不行。我没有读小学,到现在都不懂拼音。尽管没有正规渠道读书,但我父亲曾是一个干部,再怎么倒霉,也还有一些朋友,有人帮忙给我找地方旁听,我要“上学”了。没有布票买布,我母亲拆了一条麻袋,把麻布用黑颜色染了,找人给我做件衣服。那个人几乎半瞎,把一个口袋做在了外面,一个做在了里面,就这样已经是我当时最好的衣服了,我高高兴兴地去上学。班上有个漂亮的女孩,学习委员,父母是唱“样板戏”的,她知道我是“黑人”,不想让我到她班上学习,要把我拖出去。我抱着桌子不走,他们硬拖,把我衣服刮烂了!我什么事情都可以不记得,但这件事刻在了心里。

      童年受到的苦难,可能对你一生的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。我一直考虑,怎么让后代记住这把人变成“黑人”的体制,我不想让后代再受到那种困苦。

      我1979年考上大学,整个工厂就考上我一个,地方上都轰动了。为什么要考大学?因为我受了太多的苦难,想要改变命运。“文化大革命”结束,父亲死了,母亲没有工作,靠捡瓶子度日,那时我才15岁,尽管有了城市户口,还是找不到工作,实在无路可走。

      我有一个感觉: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,做不出真的东西。所以1983年大学毕业,1985年开始做了8年律师,赚了我认为足够的钱,可以做点事情了。我买了一辆车,31万,要开着车走遍全国,到处去做调查。

      我最早想写工人,后来感觉工人的生活太舒适了,写不出来,所以先写农民。那个时候没有方法,不知道怎么做,也说不上什么兴趣,只是认为一生不应该只是赚钱。

      (谈到这里,于建嵘拆开了桌上一大摞邮包和信件,都是些上访材料。)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东西。你看看,有山西的、福建的、黑龙江的……我很多的观点实际上是他们告诉我的。从研究的角度来讲,这些资料非常重要。可是看这些东西,会感到心里很难过,我有多少力量可以帮助他们呢?九江有些人天天找我,我也没有办法,就打电话给《南风窗》的记者阳敏,阳敏去做调查,九江的赈灾案,那篇文章最后得奖了。

      广州“岭南大讲堂”请我去做演讲,有人提了一个问题,你今天讲的话与你的阶级不吻合。我问他,我是什么阶级?他说,你算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,怎么能讲这种话?我说,下面坐着一位50多岁的妇女,是我亲姐姐。她来广州干什么?做保姆。她原来是工人。这就是我的阶级。我个人的命运可能改变了,可我的家人,他们地位没有改变。你不要看我今天站在讲台上很风光,几百人听我的演讲,包括政府官员,但这就是我的阶级。

      一个人经历过苦难,可能带来两种后果:一些人要伪装起来,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曾经非常贫寒,开始装腔作势,这种人可能会更加穷凶极恶,因为原来受了很多苦,现在一定要得到更多;另一种人会考虑,我的苦难是怎么得来的,要去追查苦难的根源,使它不再发生。

      问:那种情况还有可能再发生吗?

      答:我认为是完全可能的。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,不等于生活中没有。你要想到:社会基本的东西没有变——命运总是掌握在人家的手里。

      我们这代人的领悟很多是从生活来的,不是从理念来的。比如,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没有做过什么事情,很无辜,怎么能说我是“黑人”呢?连基本的公民权利都没有!所以我写书,写文章,反复强调的就是基本的公民权问题。当然,每个人的生活境遇、智力、生存能力不一样,这个没有办法,但社会应该提供同样的机会和平台,不能制度性地把我们变成“黑人”,对不对?

      曾经的苦难就是我的起点。我住到“上访村”,一点不感觉苦。我原来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,现在感觉能得到就得到,得不到无所谓,失去也不可怕。我们这代人很辛酸,受了这么多苦,家里人也总要我警惕。可是,假如每个人都明哲保身,只想办法得到更多,这个社会就没法进步,总要有一批人敢于批评它。我们希望将来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。其实完全有可能再发生,像孙志刚的事,像“黑砖窑”事件。

      凤凰卫视的窦文涛请我去做“锵锵三人行”节目。我说,文涛,不要以为你是非常有名的主持人,如果你陷入“黑砖窑”时,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,没有办法与外面联系,你怎么办?你一定要想到,我们的一切努力,不是让个人怎么张扬,而是去消除那些可能让你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的东西。

    上访村历险记

      问:去年,您是在上访村过的年,为什么要挑这个时候去?

      答:有两个原因。一个原因,是春节期间还留在上访村的,肯定不是一般的人。你想啊,中国的春节传统是团圆,他们连团圆都不愿意回去;而且春节期间信访部门不上班,他们告不了状也不回去,背后肯定有故事。

      第二个原因是春节期间,警察也放假,这样好一些。

      实际上,做所有的调查,你都必须穿过现象,深入内里。我去那里,不是看他们每天吃什么,怎么生活。人有很多伪装,上访的人有三种表现,看你是有关怀、有爱心的学生,他就向你诉苦;一看是官员,就跟你说他的问题,有什么冤枉,怎么解决;再看是一起上访的,就会问不同的问题。不同的语言,你只有变换不同的角色才知道。我化装成一个上访的人,得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。

      比如他们之间互相打电话说,某某某,你们怎么还不上来,怎么还不来告,这是动员。你和他在一起住,他有一个认同感。许多学者与我的看法不一样。我说,你去住一下就知道了。上访的人肯定有冤屈,但是制度会带来另外一种后果。那些人互相认同、互相依附,一个人可能不敢做的事情,大家在一起就不一样了。比如初一那天,他们打出口号,“给中央领导拜年去,给胡锦涛拜年去”,真的去拜年了。

      问:您在上访村住有危险吗?

      答:危险来自两方面。第一怕里边人员特别复杂,不是我们想象的只有上访人员;第二个怕公安抓人,我2月28号离开上访村的时候,不是被抓了吗?
    那天我接到通知,中央统战部要求我去学习。我当时背一个大包,穿一件烂棉衣,戴着破帽子,刚到一个路口,几部警车包围过来。

      我说,你们干什么?

      他们说,你是干什么的?

      我说,走路的,不行吗。

      他们说,走路也不行,你到底是干什么的?

      我说,我去开会。

      他们说,我就知道你是去冲击“两会”的。

      他们要我拿身份证、工作证,我是去“卧底”的,哪里敢带?我说没有。我是社科院的教授,专门做研究的。

      他说,教授,什么教授!天天在这里鬼混,过年都在这里,我们早就注意你了。

     他们问我是什么地方人,我说湖南人,他们准备把我送到湖南办事处去遣返。

      我说,不行,你们不能动我,我的确去开会,你们可以打电话问,我告诉你们电话。

      他说,我不要你告诉。

      他打114,先问社科院,然后问人事处。我们单位的人听说以后,都说我又被抓了,已经抓过几次了。(说到这里,于建嵘笑嘻嘻的,显得很顽皮。)

      我们单位的处长很紧张,说,有这个人,有这个人,你们不能抓他。

      警察说,他搞调查,穿得很破烂。

      领导说,他平时也破破烂烂的。

      我们单位都知道这个事,闹的很大,报纸都登了,海外媒体都登了。

      问:您在岳村做调查的时候,好像也被抓过一次?

      答:我关注岳村农民的维权抗争,到那里去调查。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不允许的,他们查看了我们的身份证、工作证,给上面打报告,说有两个自称是社科院的人,在农村活动,是不稳定因素。他们还一直追查到北京,打电话给我们所,所里说的确有两个人在做调查。他们明知道我们是什么人,还不敢抓,就是逼着我们离开。因为我写过一个很重要的内参,关于农民有组织的抗争,他们也知道不能对我们怎么样。

      后来又一次去,住在地方宾馆里,地方上派人跟着,说是“保护”:你坐在什么地方,他就坐在你旁边;你和谁谈话,他也在旁边。这还是小事。我从来不吃地方政府的饭,他说你这么远来的,一定要请您吃饭。他们的宣传部长是女的,把我拉进去以后,县委书记坐在我旁边, 宣传部长说你跟我们书记照一个相吧,新闻媒体就在旁边。第二天报纸上就说,“县委书记与于博士亲切交谈”,凡是来找我谈话的人,每人送一份报纸。

      我们那次在农民家里调查,完了之后准备离开。农村的路不宽,一辆小面包车追过来,前面堵一部车,后面堵一部车,查你的证。还有一个镇里的司机,没道理可讲的,像打你一样,推推搡搡,把你推到车里面,但你还不能说他打你。“坐在那里!”他对你一点都不客气。基层政权,我从来不认为他们是很恶的人,但是他为了利益、政绩、生存,不得不采取这种办法对付你。

      问:最开始的时候,您搞调查有没有想到人身会受到威胁?

      答:没有想到。当时想地方政府还比较好,没有想到他们会这样。他们抓了我,我还是很镇定的,心想肯定会放我。但心里也有点恐惧,他们打你几下,把电脑砸了,也没有办法,天高皇帝远。

    善意的批评

      问:您调查的过程中,有没有碰上过农民的群体性事件?

      答:凡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我都赶过去了。我拍了很多录像。有一个维权农民,他站在山头把手一挥,下面几百人鸦雀无声,就像当年的农民运动。我们不希望再出现这种现象,但是一定要体会到农民的痛苦。我这么批评,还能在体制中呆下来,什么原因?我是善意的,我只是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来考虑,绝对没有想塑造推翻政权的英雄。我不希望再出现这么一种英雄。

      问:听说您的研究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。

      答:那只是一个方面。中央领导为什么重视,是因为你讲到点子上了。的确是闹事啊,现在每年8万多次,1993年是8千多次,十年翻了十倍啊。当年的群体性事件主要是基层政府乱收费,带来农民的抗争;这些年,土地问题又成了关键。最近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了一个演讲,谈了更麻烦的问题——骚乱、泄愤。我做了这个演讲之后,有关部门做了一个摘录,说中国社科院于建嵘教授在美发表演讲,主要写我批评政府的管制能力。上面领导做批示,发到了社科院,书记让我马上回来,说上面又批评你在外面做坏事了。我来了,他拿那个摘录给我看。我看完以后说,你们看过我的演讲没有?他说还没看到。我说您看完了以后再说。看完了以后领导打电话给我,“小于啊,我们看完了。我们认为你是忧国忧民的好知识分子。你没错,他们摘错了。”

      领导再不高兴,再恨你,事情还是这个事情。

      问:当年,国家准备试行新的信访条例的时候,您的上书也遇到很大的压力吗?

      答:当然是压力很大。我的脸皮厚,从小受那么多苦的人,什么苦不能受?过程是这样的。我做了一个调查报告,说一个信访条例有问题,必须要改革,中央主要领导人作了批示,国家信访局高兴的不得了,把我叫去开会,专门请我,说“你做了大好事啊”。他们开始搭班子要改革了。这是第一阶段,合作阶段,认同阶段。

      第二阶段是关于方案的。我给中央领导写了第二个报告,他们说开一个论证会,这次就麻烦了:我认为要弱化信访功能,不要强化;信访局找了康晓光、杜钢建等人,他们坚决要强化信访功能。这哪是论证会,分明是批斗会,就我一个人唱反调。我说强化信访权力会为法制外的东西打开大门,我们要加强法制,通过法制来解决问题。不是要取消信访制度,而是信访不要去解决法律问题。也不要搞排名,一搞排名地方政府有压力,上访的人知道你的压力,就不停的斗争,最终不利于解决问题。

      我提第二个观点,他们与我吵起来了。

      我问杜钢建,你们到过上访村没有,他说没有。

      我说你们看过上访信没有,他说没有。

      我说你们开过上访论证会没有,他说没有。

      我说都没有,那闭嘴!你们都没有还敢在这里说话!

      我背起包就走了。论证会应该是双方的,我不同意你的方案,你应该找双方的论证人,结果你全部找批评我的人,这不是开批斗会吗?我不开了。

      回来以后给中央写信,我说改革的方向错了。后来,条例还是通过了。

      我和他们打赌说,科学家的意义在于预测一个制度输入到社会之后会产生什么后果,我可以非常准确地告诉你,两年之后,信访问题不但不能解决,还会恶化,带来更多的问题。

      有人说我一个人在对抗社会,我说不是我一个人,这么多人要求改变,是不是?

      问:这么多人要求改变,他们声音的出口在哪里?

      答:靠媒体。虽然中国的媒体受到一定的管制,但我们需要媒体放大声音,我一直认为媒体在将来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      今年四月,我在法国考察他们的申诉专员制度:如果国家公权力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,你不服,可以到共和国专员那里去申诉,这个共和国专员就会去调查,对这个问题做一个结论。我对共和国专员说,做了结论又没有办法处置,有什么用呢?他说,我们有一个“核武器”。我虽然没有办法处置,但可以把调查报告在媒体上公布。比如,现在有人说商业部的某项政策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,我派专员去调查。调查完以后,我不能处理你,只是向你提意见,你要改,假如不改,我就公布报告。他说我们有这个“核武器”,但是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用过,因为只要一公布,这个部门就完了。我们中国要往这个方面努力。

      我在台湾调查的时候,从北到南,问台湾农民同样的问题:当地方政府官员把你家的房子拆掉怎么办?

      他说,不会的,他不敢,他怎么敢拆我家的房子呢?

      我说,就是拆了怎么办?

      他说,到法院去告状。

      我说,法官腐败了怎么办?

      他说,法官怎么会腐败?这是我家的房子,他一定会判给我。

      我说,法官真的腐败了怎么办?

      他说,我到我们的议员那里去告他,到我们的媒体去告他。我的议员就会来调查,调查完之后向媒体公布,这个法官就完了。

      我说,这个议员也腐败了怎么办?

      他说,他不会,他要拉选票,他腐败了我明年不投他的票。

      他马上就可以拿一个卡片打电话,他们的议员很快就会过来。

      我得出一个结论,人家是明确了产权的。我们国家产权不确定,集体所有,谁都不知道是谁的,想卖就卖了,农民为什么闹,就是产权不明确。土地不是你的,谁都可以拆你房子。

      第二个,有权威的、让民众信任的司法制度。出了问题有地方可以告,谁来监督司法机构呢,靠代议制度和媒体。这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。政治家要有雅量。掌握了国家政权,你对国家和民族有责任。我的责任是批评。知识分子最大的价值在什么地方?是公正地评价政府和政策,不是迎合。

    从岳村到宋庄

      问:您在安源煤矿研究了多长时间?

      答:大概三、四年。

      问:您下矿了吗?

      答:下了。我下井之后特别的惊讶,你想象不到煤矿是怎么挖的。(他开始拿几本书在地上比划矿井里的结构)挖煤有一个架子,现在是铁架子,在采矿点不断的移,我们把这边挖了,架子移走,这边就垮下来了。我下矿的时候想,那是挖了一百年的煤矿,肯定都挖空了,其实不是,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空间。

      第二个,还有一个不能想象的东西,人的确在里面爬着走,水深火热,为什么工人不能抬起头来?因为会撞头,我撞了几次,头昏眼花,迷迷糊糊的。

      最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,里面全部是农民工。我书上写到“没落的贵族”,安源工人宁愿下岗在家打麻将也不愿意下井,下井太苦,井下全部是农民。他们认为,我是国营单位的工人,就是比你们农民强,你们只配下井。现在还有这种意识,所以就叫“没落的贵族”。

      问:农村问题是调查岳村,工人问题是调查安源,为什么要选择那里?

      答:我就想了解二十世纪革命运动是怎么发生的。我想结合现实和历史来看曾经发生的革命运动,共产党靠工农获得了政权,我当时想了解一下它在这种历史过程中是怎么发生的。

      问: 您后来到北京,买了宋庄的房子,为什么定居宋庄?

      答:我当时在社科院做博士后,带一帮人到宋庄去玩,原来宋庄没有这么大的规模。我碰见一个画家,四十多岁,他在西安开了一个很大的画廊、美术学校,两口子都是中央美院毕业的。我们去的时候,看见他一个人住一个小房子,正在炒菜,穿的破破烂烂。我问他为什么来这里,他说自己也有几千万的家当,但越来越感觉到闷,他的愿望是当画家、艺术家,就对老婆说,一生不能再这么过,必须离家出走。他老婆当然不同意,说,你想当画家,在家里也可以画啊。他说,不行,必须离开这个地方。从此以后,他背包在外面漂泊。我问他,为什么到宋庄来?他说,画画是画心,宋庄是中国的先锋艺术的前沿基地,我一走进宋庄就想象到红军带着八角帽,背着钢枪,要冲锋了。讲到这个地方,他泪流满面。我特别震撼:世界上还有这种人!我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找这种还有理想和关怀的人。我感动得直接就问还有没有房子卖。那个人要走了,房子要卖,破破烂烂一个房子,我说我买了。他说12.5万,他花1万多买的。我当天就买了,不在乎价格高低,不在乎房子多破烂。现在我的房子已经改建得很好。

      问:听说您打算写一部关于宋庄的书。中国乡村城市化的进程,宋庄是典型吗?

      答:不是的,它是我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点,将来可能是我研究的一个点,但是不一定能够代表中国。其实,我想做南北中国村庄文化的变化,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它。

      我在宋庄已经住了4年,在那里不仅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,还观察到了很多特别的现象,促使我思考了很多问题。我在那里感受到北方院落文化与我之前生活的南方厅堂文化的差异,也感受到村庄城镇化和民主化的进程,还有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具体问题的思考。这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现象和故事,我在第三极做过一次讲座。

      从岳村到宋庄,我的研究也在发生变化:从南方农村到北方农村,从政治到文化,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到人类学的理念。

     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       本图: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 于建嵘

      于建嵘个头不高,头顶微秃,脸上总露出一种孩子般的狡黠和纯真。他身上有一股子野趣,跟他打交道,只会感觉到两个字——痛快!在一起的几个小时中,我们言笑晏晏,相谈甚欢。他讲故事非常生动,湖南口音浓重但有趣,表情丰富可爱,动作率真自然,时不时惹得我们大笑。

    从“黑人”到教授

      问:您为什么要研究农村问题?


    Tags:

    [] [返回上一页] [打 印] [收 藏]
    人民监督网郑重提示:
        请你记住,无论你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哪个角落,强大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随时都是你坚强的后盾,请你记住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。
        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: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,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,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、法律权威、法律效力,具有根本性、全局性、稳定性、长期性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,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。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,都必须予以追究。
     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第五条规定:一切法律、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。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,必须予以追究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。
     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第二十七条规定: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,接受人民的监督。
     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第三十五条规定: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、出版的自由。
     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第四十一条规定: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,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。

        
     
    ∷相关文章评论∷    (欢迎对相关文章予以评论,评论内容只代表网民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请勿使用以下字符[';%]
       评论摘要(共 30 条,得分 2565 分,平均 85 分) 查看完整评论
    [回复] 30lihongzhend   打分:85 分  发表时间:2009-06-16
    · 和谐社会中,政府让你死,你不死,也得死!!??
    ——关于永康市解放街区旧城改造房屋强拆的报告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我们是浙江省永康市解放街区无权无
    [回复] 29隆重推荐   打分:85 分  发表时间:2008-05-05
    · 道德模范应该评于教授这样的人。
    [回复] 28   打分:85 分  发表时间:2008-05-05
    · 耶和华是为拯救世人而走上“十字架”的,世人因此奉他为“上帝”。
    于教授与受苦受难人共患难,积德!!!
    [回复] 27苦人   打分:85 分  发表时间:2008-05-05
    ·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,于教授农民拥戴你!百姓敬佩你!
    [回复] 26   打分:85 分  发表时间:2008-05-04
    · 世上还有几个这样有良心的读书人?
    [回复] 25欣喜   打分:85 分  发表时间:2008-05-03
    · 教授是一位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。是我们学习的楷模。
    [回复] 24邀请函   打分:85 分  发表时间:2008-05-02
    · 嘉善失地农民郑重邀请于建嵘教授一起到国家信访局上访.
    [回复] 23   打分:85 分  发表时间:2008-05-02
    · 吃苦耐劳,情系农民。
    [回复] 22颂扬   打分:85 分  发表时间:2008-05-02
    · 时代的于教授,人民的好教授!
    [回复] 21邀请   打分:85 分  发表时间:2008-05-02
    · 隆重邀请于教授来浙江嘉善暗访:嘉善农民的耕地被贪官抢光,卖光了.

    用户名: 查看更多评论

    分 值: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

    内 容:

             通知管理员 验证码:


    联系我们 - 本网简介 - 证件查验 - 用户中心

    主管:人民监督网传媒集团
  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注册证号码:1133595
  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:37954919-000-05-14-5
    (浏览本网主页,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)